钢构e栈
已关注 关注
关注:
15
贴子:
0
看贴
发布贴子
0
【转载】【郭勇:深耕钢结构检测技术的“工程医生”】
钢构小灶

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钢结构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成为现代大型桥梁、高层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结构形式。浙江中能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负责人郭勇认为,钢结构建筑的安全和性能保障依赖于设计、制作、安装和检测四个环节。作为一位拥有二十多年工程检测经验的正高级工程师,郭勇擅长对建设工程钢结构、桥梁结构、高耸钢结构的安全监测评估,以及结构静动态检测与动态故障诊断新技术,并参与了京广高铁、哈大高铁、成渝客专线路等百余项钢结构工程质量检测,推动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促进了行业发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郭勇拥有国内外专利技术20余项,被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专家引用超过40余次,对他们的研究和发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发明的 “一种用于桥梁大应变测量的掺纳米颗粒PDMS柔性传感器”突破了传统传感技术的局限性,通过结合PDMS柔性材料的强拉伸性及光学传感器的高精度,能够精确检测到桥梁内部隐患,如裂缝和腐蚀,大幅提高了检测效率,并降低对桥梁结构损伤的风险。浙江铭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在慈溪市公路立交改造工程中应用了这项专利,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检测水平,还降低了设备和人员成本,为该公司带来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暨南大学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引用了郭勇的专利技术,进一步研发出新的专利——“一种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在学术领域,郭勇发表学术论文16篇,被包括许多杰出的专家和学者引用超过60余次,体现了他在钢结构检测技术领域的理论贡献。郭勇还在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上发表了 《铸造CAE用工程数据库的开发》一文,解决了铸造CAE工程数据库动态数据绑定和动态链接库等关键问题,提升了铸造软件的精度与速度。华中科技大学王林苑教授在撰写 《铸造CAE数值模拟系统与CAD及ERP系统接口技术的研究》一文时,曾引用此论文,实现了铸造行业软件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   郭勇表示,我们的工作类似于医生,给已经施工完成的建筑做CT,对桥梁结构、高耸钢结构安全监测评估及结构静动态检测与动态故障等进行全面诊断,守好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

0
【转载】【推进钢结构应用 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钢构小灶

 钢铁行业六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简称“新强标”)实施期限将近。新强标的执行短期将带来钢企成本上升。在钢材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钢铁企业经营面临压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传统消费淡季、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导致近期钢价下降。面对房地产行业用钢需求下降,在新能源行业用钢需求增加的同时,应当推进钢结构应用,以扩大钢材内需,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新强标即将实施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钢铁行业六项新强标,涉及钢筋和钢丝绳各3项标准,将于9月25日实施。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产品、服务,不得生产、销售、进口。   记者了解到,7月23日,全国30家钢贸商协会就钢筋新强标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意见函称,新强标的执行留给钢贸流通企业消化库存的时间有限,并将近期钢材价格持续下降归因于新强标,因此请求有关部门延迟新强标执行的时间。   “近期钢价持续下行归因于新强标的执行缺乏依据。新强标对一些指标进行了调整,并设置了3个月过渡期,完全可以消耗既有库存,部分特殊规格产品消化库存压力可能较大。传统消费淡季、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原料价格回落,这些才是近期钢价下降的主要因素。”张龙强表示。   张龙强告诉记者,我国钢筋、线材产能超过4亿吨,2020年产量合计4.34亿吨,占全国钢材的比重达到41%左右。近年来,受需求下降影响,一些企业开启产品转型,钢筋、线材产量呈下降趋势,2023年合计产量3.63亿吨。从现有库存看,近两个月螺纹钢库存基本稳定在1100万吨左右。假定7月底的库存螺纹钢全部采用旧标准生产,按照当前淡季220万吨的周表观消费量测算,现有库存消耗仅需5周左右。   与此同时,张龙强表示,从螺纹钢生产供应看,据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不完全统计,7月份以来,全国已有超过70家钢铁企业宣布执行新强标生产钢筋。据我的钢铁网数据,7月18日至8月1日全国已有22家钢厂宣布实施新强标,40家钢厂在8月1日开始实施新强标。这意味着按照新强标生产的螺纹钢陆续成为库存的一部分。此外,为应对市场下行,一些电炉钢厂选择停产检修,将从供应端降低库存压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   从《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看,重量允许偏差和疲劳性能要求的修订会引起生产成本上升。据张龙强测算,本次修订将所有规格的重量偏差均加严0.5%。按照不同规格综合测算,每吨成本将增加20元左右;本次修订新增“应用于公路桥涵、铁路桥涵、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等承受动力循环作用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时,应提供对应牌号、对应规格的疲劳性能检验报告”,生产企业需对部分规格增加疲劳性能检验。短期看,这可能引起成本上升,但长期看,对成本影响较小。   “钢筋产品量大面广,关系到国计民生。新强标发布和实施将对热轧带肋钢筋高质量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安全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张龙强告诉记者。   钢铁行业运行偏弱   当前,钢铁行业持续偏弱运行。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近日表示,今年以来钢铁行业下行态势受到有关部门高度关注。为及时反馈行业运行情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向有关部门汇报加大了力度,提高了频次。   行业为何持续低迷?张龙强表示,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房地产是钢材需求的第一大市场。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用钢需求减少。房地产用钢占国内钢材消费总量的比例从2020年的35%左右降至2023年的30%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份,全国房地产累计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10.1%,房屋累计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7%,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2.0%。   其次,钢材需求触顶回落,供需矛盾持续加剧。“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率持续提升,钢材需求触顶回落。”张龙强告诉记者,2020年至2023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分别为10.5亿吨、9.9亿吨、9.6亿吨、9.33亿吨,呈下降趋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升,近年来有效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另外,钢材价格下降幅度超过原燃料,钢铁企业效益下滑明显。“今年以来,铁矿石、焦炭、废钢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钢材价格先于原燃料下降,呈现出钢材价格走低牵引成本重心下移局面。相对于成品材,原燃料价格始终处于高位运行,钢企利润被严重侵蚀。叠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环保绩效创A,环保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张龙强表示。   钢结构培育新需求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行业用钢需求不断增加。   对此,张龙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新能源汽车用钢方面,若按照年新增生产300万辆汽车计算,将带动用钢需求约500万吨。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用钢方面,“十四五”期间,按照最高80%预增幅计算,基数是1000万吨,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新增需求800万吨,即使加上装备制造的需求,仍难以抵消房地产行业用钢需求的减少。   “因此,当前制造业用钢和基建用钢需求仍在托底。”张龙强表示,2021年至今,基建领域用钢需求保持一定增长,目前占比超过22%。此外,在国内外存在价差的背景下,钢材出口量增幅较大,预计今年出口量大概率将超过2023年。   张龙强表示,对钢铁行业而言,面对房地产行业用钢需求减少,需要千万吨级以上需求的新领域才可以有效冲抵。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及钢结构是未来支撑用钢需求的重要领域。   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两新”部署以来,全国设备工器具投资同比增长17.3%,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54.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近期,国家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力度支持“两新”行动。同时,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工业等领域设备更新项目申报门槛降低,取消“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的要求。   张龙强告诉记者,若相关政策和资金执行到位,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将带来年均1400万吨以上的用钢增量需求。   钢结构方面,2023年钢结构加工量11200万吨,同比增长1.1%。张龙强表示,钢结构部分仅以钢结构桥梁计算,若未来国内新建50%的桥梁采用钢结构替代钢筋混凝土,则年新增用钢需求将超过3000万吨。   “因此,推进钢结构应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冲抵房地产行业用钢减少带来的影响,稳定建筑用钢市场,扩大钢材内需,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张龙强告诉记者。(记者 张军)   转自:中国证券报

0
【转载】【李庆伟:钢结构行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钢构小灶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促进钢结构的推广应用,尤其是在国家当前高度重视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下,推广应用钢结构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钢结构行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9月3日下午,中国钢结构协会秘书长李庆伟在中国钢结构建筑产业链百企论坛上致辞时这样表示。 中国冶金报 他认为,积极推广钢结构是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助于促进建筑产业和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效支撑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他介绍,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钢结构行业或多或少受到了经济大势的影响,但总体仍保持持续发展。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统计,2023年全国钢结构加工量达到了1.12亿吨,占粗钢产量的11%左右。 “我国虽然是钢结构大国,但还不是钢结构强国。”他指出,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结构行业的标准化程度尚有很大差距,我国钢结构加工60%以上采用钢板切割焊接的形式,热轧H型钢占比仅在15%~20%,且多年来改进不大,与钢结构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符。此外,钢结构领域应用高性能钢材的进展也比较缓慢。中国钢结构协会对钢结构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工作非常重视,目前已专门立项了该协会2024科技研发项目——中国钢结构高质量发展研究,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0
【转载】【十建公司沙特项目完成钢结构安装总量超95%】
钢构小灶
8月以来,十建公司高效推进沙特马赞工程项目建设。该公司在钢结构安装中实施集中预制、集中焊接、集中吊装的模块化施工策略,实现了钢结构框架“一站式”安装目标。截至9月6日,已完成钢结构安装2.55万吨,完成总量的95.8%,为沙特马赞项目按期实现高质量交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
【转载】中建二局安装公司承建 青海项目主体钢结构顺利封顶】
钢构小灶
近日,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工业园区的绿电高端铝基材料项目钢结构主体封顶,进入围护结构、装饰装修的最后阶段。 绿电高端铝基材料项目是在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中建二局安装公司签下的重点项目之一。 中建二局安装公司位于安次龙河高新区,项目团队于5月正式开工建设,面对厂房结构复杂、工序交叉繁琐等难题,项目部精心策划、细致部署,研究施工动线及各工序穿插特点,明确以生产厂房、综合楼为施工主线,门卫设备用房及室外工程穿插作业的施工思路,细化三级工期节点,开展劳动竞赛,严格考核进度目标。 “在施工中,项目部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梳理出各工序中存在的重难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施工预演,最大限度把控施工进度、质量及安全风险,减少现场返工,提高施工效率。”项目负责人魏志祥介绍,项目部仅用42天,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厂房、综合楼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任务,顺利提前封顶。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6.9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涵盖生产厂房、门卫及设备用房、综合楼等其他配套设施,计划引进炼炉、铸造机、均质炉等设备100台(套)。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0万吨高性能铝铸棒的生产能力,推动绿色能源和材料产业发展。
钢蛋儿
09-22
0
【转载】“金九银十”钢价待回暖 生产企业亏损面或缩窄
钢构小灶
经过多日连续下探,9月9日国内期货市场上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2501盘中已跌破3000元/吨,较今年年初4000元/吨高点下挫25%,较2021年超6000元/吨价格更已“腰斩”。近年来钢材价格大幅下行,行业整体陷入亏损,产能过剩问题再度凸显。在此背景下,业内主动限产呼声不断。政策层面,近期工信部也发文暂停钢铁产能置换。钢市“金九银十”旺季已至,行业弱势下,市场阴跌局面能否扭转?行业分析师认为,当前钢铁行业弱势仍存,后续随着社会库存去化,钢材需求季节性回升仍有望出现。虽然钢价整体反弹力度预计不强,但钢企亏损面有望缩窄。
我在贴吧
发表新贴
发贴请遵守贴吧协议
    图片
    表情
    悬赏金额
    发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